佐劑(adjuvant)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能夠提升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抗體滴度,并可改變免疫應答類型。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預防與治療中。在疫苗中添加佐劑,可增強其在機體內引發的免疫反應。常見佐劑包括鋁鹽(如氫氧化鋁、磷酸鋁、硫酸鋁)、硅、以及油性佐劑(如弗式佐劑、角鯊烯、礦物油、植物油等)。其中,鋁鹽佐劑應用尤為廣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佐劑在增強免疫應答的同時,也可能引發免疫異常反應。早在2014年9月的第三屆國際臨床與細胞免疫學會議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的Yehuda Shoenfeld教授就提出:佐劑誘導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綜合癥(autoimmune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duced by adjuvants,AISA)這一新疾病分類概念,指機體在接觸佐劑后出現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

Shoenfeld等人將ASIA標準分為主要和次要標準。主要標準包括在出現臨床表現之前曾暴露于各種外源性刺激(如感染或佐劑接觸),并出現肌痛、肌炎、關節痛、關節炎、慢性疲勞、睡眠障礙、脫髓鞘病變、記憶喪失、發熱和口干等典型癥狀。次要標準包括自身抗體或針對佐劑抗體的出現,特定HLA模式(即HLA DRB1, HLA DQB1)的存在,以及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多發性硬化癥或系統性硬化癥。
多項動物實驗已證實,佐劑可異常激活免疫系統,誘發免疫相關疾病。例如,姥鮫烷可以用來制造系統性紅斑狼瘡小鼠疾病模型,被姥鮫烷免疫后的小鼠,可以通過對TLR和髓樣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 tiation factor 88,MyD88)蛋白的調節加速干擾素-1(interferon-1,IFN-1)的產生,而系統性紅斑狼瘡則主要是依靠IFN-1受體信號通路產生自身抗體并對終末器官造成損傷。另一種免疫佐劑角鯊烯則可以誘導小鼠產生關節炎,并且可以在小鼠體內檢測到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的自身抗體。
目前,ASIA的確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鑒于大多數市售疫苗均含有佐劑,而其潛在副作用可能包括異常激活免疫系統,未來的研究應聚焦于兩大方向:一是開發低毒性的新型佐劑,二是推動無佐劑疫苗的研發。這些努力旨在逐步替代現有產品,從源頭上降低由佐劑引發ASIA等免疫相關疾病的風險。
DIFF-Rab新型無佐劑寵物活載體狂犬疫苗順利通過中間試驗
2025年7月,迪福潤絲旗下合肥百裕生物申報的“表達狂犬病病毒G基因的重組水泡性口炎病毒活載體疫苗VSV-Hep-Flury在江蘇省的中間試驗”安全評價報告順利通過審查,符合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條件,成功獲得農業農村部備案,標志著該創新疫苗正式進入中間試驗階段。
近日,項目迎來重要里程碑——中間試驗順利完成。結果顯示,該疫苗在免疫后不排毒,對靶動物和非靶動物均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進一步驗證了其作為新型狂犬病疫苗的研發潛力。
中間試驗中,研究者對接種DIFF-Rab的健康易感犬(靶動物)、貓(靶動物)、小鼠(非靶動物)的致病性和環境中的生存能力進行了實驗測試。接種后常規飼養,觀察并記錄臨床表現
結果顯示:
1. 在整個試驗期間,所有實驗犬、貓及小鼠均精神狀態良好,食欲正常,未觀察到任何臨床癥狀,也無死亡案例。
2. 接種后第7、14、21及28天,分別采集實驗犬和貓的血液樣品,采用RT-PCR方法進行DIFF-Rab病毒檢測。所有血液樣品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3. 試驗結束后,對試驗組與對照組的犬和貓進行剖檢,病理學觀察顯示,各主要臟器均未見出血、壞死等異常病理變化。
中間試驗結果顯示,DIFF-Rab新型無佐劑寵物活載體狂犬疫苗在犬、貓及小鼠的中間試驗中表現良好。接種動物均未出現臨床表現或異常行為,精神、采食、飲水正常,體重增長無差異。連續多周血液及環境樣本病毒檢測均為陰性,剖檢未見臟器病理變化,表明該疫苗安全性良好。
DIFF-Rab無佐劑狂犬疫苗憑借其創新活載體技術,成功通過中間試驗,展現出了良好的安全性。該疫苗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佐劑可能引發的副作用風險,標志著寵物狂犬病疫苗正邁入新一代升級階段,有望推動整個行業實現從“有保護”到“更安全保護”的跨越。
參考文獻:
Pellegrino P, Clementi E, Radice S. On vaccine's adjuvants and autoimmunity: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Autoimmun Rev. 2015 Oct;14(10):880-8.
常喬喬,吳松笛.佐劑誘導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綜合征研究進展[J].國際免疫學雜志.2022年1月第45卷第1期.
更多有關迪福潤絲新型寵物活載體狂犬疫苗(DIFF-Rab)信息,請點擊下方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