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免疫治療在癌癥治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其療效受到免疫系統協調失調的限制。特別是腫瘤引流淋巴結(TDLNs)在腫瘤免疫反應中的關鍵作用常常被忽視。TDLNs是樹突狀細胞(DCs)捕捉和呈遞腫瘤抗原的重要場所,能夠啟動T細胞的激活,從而觸發抗腫瘤免疫反應。為了克服免疫治療中的這一限制,研究人員亟需開發新策略,將TDLNs與腫瘤免疫聯合應用,從而增強免疫反應并提高治療效果。研究表明,維生素E(VE)通過抑制Src同源區2結構域含酪氨酸磷酸酶1(SHP1)檢查點來激活DCs,從而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并提高T細胞活性。因此,靶向抑制SHP1被認為是增強腫瘤免疫反應的一個有效策略。


誘導小鼠BMDCs的操作步驟
實驗材料
實驗步驟
取適當周齡的C57BL/6健康雌鼠,頸椎脫臼處死后浸泡于75%的酒精中,放入超凈工作臺中表面滅菌15 min。剪下雙側腿骨保留髖關節和踝關節,去除脛骨和股骨表面皮膚及肌肉組織;
按照75%乙醇-PBS-無血清RPMI1640培養基順序洗滌后,剪斷脛骨和股骨露出骨髓。使用1 ml無菌注射器吸取無血清RPMI1640 培養基沖洗骨髓腔,直至骨髓發白;
收集的細胞懸液經70 μm無菌濾網過濾,在4 ℃條件下1000 rpm離心5 min,棄上清;
沉淀中加入3 ml紅細胞裂解液,靜置3 min,加入9 ml無血清RPMI1640培養基終止裂紅,4 ℃條件下1000 rpm離心5 min,棄上清;
使用含GM-CSF和IL-4的完全培養基培養。在第2、4、6 天半量換液,在第7天收集誘導后的BMDCs用于后續實驗。流式細胞術檢測CD11c陽性細胞的百分比,確認誘導效果。

在使用GM-CSF和IL-4誘導7天后的骨髓來源細胞中,CD11c陽性細胞的百分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