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介紹】
THP-1是一種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最初從一位1歲患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男孩的外周血中分離出來的單核細胞。該細胞對乳汁珠和激活的紅細胞有吞噬作用,無表面和胞質免疫球蛋白。 可以用佛波醇 TPA誘導單核細胞分化。表達C3R和FcR;可作為轉染宿主。也因其能夠被誘導分化成單核/巨噬細胞,所以在免疫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巨噬細胞分化與炎癥模型、基因編輯研究、免疫調節作用研究、疾病模型構建與藥物篩選、STING激動劑篩選模型、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研究、表觀遺傳調控研究等。這些應用展示了THP-1細胞系在免疫學研究中的多樣性和重要性,為理解免疫調節和疾病機制提供了寶貴的工具。
細胞生長狀態:THP-1細胞是懸浮生長并形成松散的團塊,幾乎沒有細胞附著,細胞倍增時間為60-70h。
形態:在Wright-giemsa染色涂片中,即有圓形細胞也有一些多邊形細胞,直徑為12-14μM,細胞中有少量嗜堿性的胞漿,胞漿中含有少量嗜藍顆粒和少量液泡,細胞核呈鋸齒狀,形狀不規則。
以下是中喬新舟拍攝的THP-1細胞拍攝的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圖片:
THP-1細胞培養必知要點:避免踩坑的實驗室指南
【細胞介紹】
THP-1是一種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最初從一位1歲患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男孩的外周血中分離出來的單核細胞。該細胞對乳汁珠和激活的紅細胞有吞噬作用,無表面和胞質免疫球蛋白。 可以用佛波醇 TPA誘導單核細胞分化。表達C3R和FcR;可作為轉染宿主。也因其能夠被誘導分化成單核/巨噬細胞,所以在免疫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巨噬細胞分化與炎癥模型、基因編輯研究、免疫調節作用研究、疾病模型構建與藥物篩選、STING激動劑篩選模型、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研究、表觀遺傳調控研究等。這些應用展示了THP-1細胞系在免疫學研究中的多樣性和重要性,為理解免疫調節和疾病機制提供了寶貴的工具。
細胞生長狀態:THP-1細胞是懸浮生長并形成松散的團塊,幾乎沒有細胞附著,細胞倍增時間為60-70h。
形態:在Wright-giemsa染色涂片中,即有圓形細胞也有一些多邊形細胞,直徑為12-14μM,細胞中有少量嗜堿性的胞漿,胞漿中含有少量嗜藍顆粒和少量液泡,細胞核呈鋸齒狀,形狀不規則。
以下是中喬新舟拍攝的THP-1細胞拍攝的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圖片:



細胞名稱:Thp-1人單核細胞白血病
細胞別稱:THP1; THP 1; THPI; THP-1(ATCC); Tohoku Hospital Pediatrics-1
產品貨號:ZQ0086
生長特性:懸浮、低密度容易聚團,高密度分散
培養條件 :RPMI-1640(中喬新舟貨號:ZQ-200)+10%胎牛血清(中喬新舟貨號:ZQ0500)+1%雙抗(中喬新舟貨號:CSP006)+β-Mer 終濃度:0.05mM(中喬新舟貨號:CSP005,例:500ml添加500ul)
完全培養基貨號:ZM0086

【細胞傳代】
該細胞為懸浮細胞。根據我司培養經驗
A:當培養基顏色比較黃時,建議離心換液,細胞沉淀用手指彈松后添加完全培養基均勻移入兩個新的 T25培養瓶中維續培養即可(1:2 傳代)。
B:細胞數量多,液體不黃,建議使用【半換液法】添加一半新培養基并進行分瓶(1:2傳)。
THP-1細胞為懸浮細胞且具有低密度依賴性,當細胞密度達到8×105個活細胞/ mL時需要進行傳代。細胞密度不要超過1×106活細胞/ mL。比例一般為1:2-4,可以分瓶后補充培養液,不需要離心,t25培養瓶分瓶后補充新鮮完全培養基到7ml,
如果對懸浮細胞密度把控不好可以,最佳的方式是進行細胞計數。培養一周左右可以離心一次,以去除一些死細胞。
該細胞在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貼壁或聚集成小團生長,屬于正常情況。傳代時可以輕輕打散,如少許細胞已貼壁則傳代時丟棄,小團生長的細胞正常傳代培養即可。
該細胞對細胞密度較為敏感,培養、傳代時請注意保持細胞密度在合適的范圍。
該細胞較難復蘇,復蘇后需要約7天左右才可能恢復至正常狀態。剛復蘇后,細胞生長緩慢且會出現黑色細胞碎片,少量細胞碎片不影響細胞正常生長,待細胞恢復生長后用半換液法可以稀釋碎片。
細胞凍存時務請提高細胞密度,建議1個T25培養瓶中含有3-5×106細胞量時凍存一支。
該細胞對血清質量較為敏感,我司建議您使用優質胎牛血清進行培養或選擇訂購我司配套THP-1完全培養液。
【細胞凍存】
1、細胞密度80%以上,活細胞百分率達95%以上時,將細胞按照以上步驟進行消化收集細胞沉淀進行凍存。
2、細胞沉淀用適量通用含血清型程序凍存液(貨號:CSP169)重懸, 建議一瓶T25細胞凍存一管(1ml/管),然后將分裝好的細胞凍存管進行程序性降溫凍存,凍存細胞降溫程序(2-8℃,放置40min;-20℃,放置30min-60min,-80℃放置一天后轉移至液氮保存)或使用程序降溫盒降溫后,再轉至液氨罐中長期保存。

【細胞復蘇】
THP-1細胞復蘇后通常需要3-5天恢復狀態,細胞對密度有一定依賴性,如果復蘇時離心去除了凍存液,建議復蘇后48小時內不要進行操作。密度低時細胞會抱團生長屬于細胞快速增殖生長的一個階段,是正常情況。
凍管細胞復蘇:
1、液氮取出的細胞放入干冰中轉移至細胞房,提前準備好完全培養基,離心管等試劑和耗材。
2、凍管細胞在37°C水浴中迅速解凍(大約1-2分鐘)。為了減少污染的可能性,保持凍管瓶蓋在水浴液面之上。 一旦大部分內容物解凍,立即將凍管移出水浴,70%的乙醇消毒凍管外壁。
3、將內容物轉移到含3-6mL完全培養基的離心管中,輕輕混勻,離心(125 g,3~5分鐘)1000-1200rmp去除培養基, 管底細胞沉淀用手指彈松,再添加3ml完全培養基至離心管內混勻細胞并進行計數。
4、用適量完全培養基將細胞密度調整至0.6-2.0X105,轉移至培養瓶中,再將瓶轉移至培養箱中靜置培養。T25培養瓶建議添加5-7ml完全培養基。當密度達到80%以上時傳代。
【常見問題】
1. THP-1細胞培養過程中貼壁問題?
1)THP-1細胞培養過程中出現少量細胞貼壁屬于正常情況,THP-1細胞被發現自發貼壁,可以輕吹收集細胞或者丟棄貼壁部分細胞;
2)當貼壁細胞比例高于20%,建議排查細胞生長培養箱溫度及CO2濃度、培養基成分(營養體系的酸堿性)、以及培養瓶可用非TC處理過的培養瓶,不利于細胞貼壁;
3)更換血清可能會導致THP-1細胞很容易分化成為巨噬細胞。
2. THP-1細胞在培養過程中的聚團問題?
1)THP-1細胞在密度較稀時,有少量細胞聚團屬于正常現象,不建議將聚團的細胞吹散,等細胞密度增高時,細胞會自然分散開;
2)細胞密度高時,聚團細胞比例高于30%時,并且細胞團呈糜爛狀,細胞之間界限不清,胞體質膜有潰爛感,這種情況下的細胞聚團是異常的,建議排查營養體系的酸堿性、培養箱環境問題、更換血清品牌或增大血清比例(不超過20%)有助于解決聚團問題。
3.THP-1復蘇不起來怎么辦?
1)THP-1細胞對凍存條件比較敏感,復蘇存活率受凍存體系、凍存和復蘇流程影響比較大。該細胞凍存后復蘇率較低,凍存時請酌情提高細胞量,凍存時活細胞密度不能低于100萬-300萬/mL,同時復蘇密度也有依賴性,細胞復蘇后需要培養3-5天狀態才能恢復,如有細胞碎片,待細胞密度增大后通過低速離心去除。
2)該細胞為懸浮細胞,在培養時更喜歡溫和處理,細胞密度低時,培養時盡量少對細胞進行離心處理以此造成對細胞的傷害。換液時不要全培養基更換。
3 )THP-1細胞中需要添加β-巰基乙醇,現用現配,不可直接添加至完培中長期儲存,會影響β-巰基乙醇的穩定性。
4. 培養基里一定要加β-巰基乙醇( β-mercaptoethanol)嗎?
β-巰基乙醇是一種常用的培養補充劑,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氧化應激對THP-1細胞的影響;當細胞密度過大但需要維持細胞狀態時,可適當增加β-巰基乙醇的比例(不超過標準量的1.5倍)。
【注意事項】
1.該細胞為懸浮細胞。根據我司培養經驗A:當培養基顏色比較黃時,建議離心換液,細胞沉淀用手指彈松后添加完全培養基均勻移入兩個新的 T25培養瓶中維續培養即可(1:2 傳代)。B:細胞數量多,液體不黃,建議使用【半換液法】添加一半新培養基并進行分瓶(1:2傳)。
2. 該細胞在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貼壁或聚集成小團生長,屬于正常情況。傳代時可以輕輕打散,如少許細胞已貼壁則傳代時丟棄,小團生長的細胞正常傳代培養即可。
3. 該細胞對細胞密度較為敏感,培養、傳代時請注意保持細胞密度在合適的范圍。
4. 該細胞較難復蘇,復蘇后需要約7天左右才可能恢復至正常狀態。剛復蘇后,細胞生長緩慢且會出現黑色細胞碎片,少量細胞碎片不影響細胞正常生長,待細胞恢復生長后用半換液法可以稀釋碎片。
5. 細胞凍存時務請提高細胞密度,建議1個T25培養瓶中含有3-5×106細胞量時凍存一支。
6. 該細胞對血清質量較為敏感,我司建議您使用優質胎牛血清進行培養或選擇訂購我司配套THP-1完全培養液。
【發表過的文獻】
截至到2024年,引用中喬新舟該細胞發表過的文獻總數42篇,總的影響因子228.79,最高影響因子33.50.數據如下:
下面列舉了幾篇代表性的文獻,可以參考:
1.論文題目:Multi-dimensional single-cell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suppressiv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AFP-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期刊: Cell Discovery 影響因子:33.5
2.論文題目:Exosomal ncRNAs profiling of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identified miRNA-185-5p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tuberculosis
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影響因子:11.622
3.論文題目:45S5 Bioglass® works synergistically with siRNA to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diabetic wounds
期刊:Acta Biomaterialia 影響因子:10.633
4.論文題目:Genetically engineered CXCR4-modified exosomes for delivery of miR-126 mimics to macrophages alleviate periodontitis
期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影響因子:10.2
5.論文題目:Myeloid cell-expressed MNDA enhances M2 polarization to facilitate the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影響因子: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