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鼠肺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提取步驟:
1.實驗動物:選用健康的小鼠,一般為清潔級或SPF級,6-8周齡,體重根據品系有所差異,通常在18 - 22g左右。提前將小鼠置于適宜的飼養環境(溫度22-25℃,濕度50%-60%,12h光照/12h黑暗循環)中適應1-2天。
2.實驗試劑:無菌PBS(磷酸鹽緩沖液),(啟達生物,貨號:SD0029)
0.1%-0.2%(w/v)膠原酶Ⅱ溶液
ECGM-M內皮細胞培養基(啟達生物,貨號:P1001-M)
紅細胞裂解液(啟達生物,貨號:SD0063)
細胞包被液(啟達生物,貨號:SD0044)
3.實驗器材:
手術器械:包括眼科剪、眼科鑷、手術刀等,需提前高壓滅菌處理。
培養皿、離心管、移液管、滴管等:均需為無菌一次性用品。
細胞篩:孔徑為70μm和40μm,用于過濾組織懸液,去除較大的組織碎片。
離心機:用于細胞的離心沉淀。
培養箱:設置溫度為37℃,含5%CO?的飽和濕度環境,為細胞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
提取步驟
1.小鼠處死與取材:
將小鼠用頸椎脫臼法或過量麻醉劑(如戊巴比妥鈉,劑量為50-100mg/kg體重)處死,迅速將其仰臥固定于解剖板上。
用75%酒精消毒腹部皮膚,沿腹部正中線剪開皮膚和腹壁,暴露胸腔。
用眼科剪小心剪開胸腔,充分暴露心臟和肺臟。
用注射器經右心室向肺動脈內注入約5ml無菌PBS,直至肺臟變白,以沖洗掉肺內的血液。
用眼科剪小心剪下肺臟,放入盛有預冷無菌PBS的培養皿中,輕輕漂洗2-3次,去除表面的血跡和雜質。
2.組織剪碎與消化:
將漂洗后的肺臟轉移至新的無菌培養皿中,用眼科剪將肺組織剪成約1mm³的小塊。
將剪碎的肺組織塊轉移至離心管中,加入適量的膠原酶Ⅱ溶液(每克肺組織約加入5-10ml),輕輕混勻。
將離心管用封口膜密封好置于37℃水浴中消化30-60min,期間每隔5-10min輕輕振蕩一次,使消化充分。
3.細胞懸液制備:
消化結束后,將離心管取出,800-1000r/min離心5 - 10min,棄去上清液。
向沉淀中加入適量的紅細胞裂解液,輕輕吹打混勻,室溫靜置5-10min,以裂解紅細胞。
再次800-1000r/min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
用適量的內皮細胞培養基重懸沉淀,然后依次通過70μm和40μm的細胞篩,去除較大的組織碎片,得到單細胞懸液。
4.細胞接種與培養:
將單細胞懸液轉移至離心管中,800-1000r/min離心5 min,棄去上清液。
用適量的內皮細胞培養基重懸細胞沉淀,調整細胞密度至(1 -2)×10^6cells/ml。
將細胞懸液接種于預先包被有明膠或纖連蛋白的培養瓶或培養板中,置于37℃、5% CO?培養箱中培養。
培養12小時后,輕輕倒掉培養液,用無菌PBS輕輕漂洗2-3次,去除未貼壁的細胞,然后加入新鮮的內皮細胞培養基繼續培養。
后續觀察與鑒定
1.細胞觀察:
在培養過程中,每天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生長狀態和形態,記錄細胞的貼壁情況、生長速度、形態變化等。正常的肺微血管內皮細胞呈鋪路石樣外觀。
2.細胞鑒定:
培養至細胞融合度達到70%-80%時,可進行細胞鑒定。常用的鑒定方法包括免疫熒光染色檢測內皮細胞特異性標志物(如CD31、vWF等)、攝取乙?;?span id="20xvk50" class="wx_search_keyword_wrap" style="color: var(--weui-link);">低密度脂蛋白(Ac - LDL)等。
以上步驟僅為一般的小鼠肺微血管內皮細胞提取方法,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具體實驗要求和實驗室條件進行適當調整。
推薦產品:
ECGM-M小鼠內皮培養基(貨號:P1001-M)
內皮細胞培養基經10種人各部位的內皮細胞的測試和優化,經無菌,無支原體,無內毒素檢測,添加肝素,內皮生長因子,胰島素,抗氧化劑,皮質醇等組分,為了實現細胞的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培養基盡量減少生長刺激的因子組分。
適用除人源外哺乳動物內皮細胞的生長。
免程序降溫細胞凍存液(低血清)(貨號:SD0001)
讓細胞凍存更加方便:
1.它無需程序降溫,細胞凍存后直接放入-80°過夜,24小時移入液氮即可。
2.它含有2%的血清,含有抗氧化劑和細胞休眠時所細胞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3.它只含有5%DMSO,因為DMSO一旦濃度過高會導致細胞在凍存時中毒,復蘇細胞存活少,或者長時間不長。
提取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