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從已有的毛細血管或毛細血管后靜脈發展而形成新的血管,主要包括:激活期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內皮細胞的激活、增殖、遷移;重建形成新的血管和血管網,是一個涉及多種細胞、多種分子的復雜過程。新生血管的生長和成熟是一個相當復雜和協調的過程,血管的形成與發展取決于血管生成促進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動態平衡。

血管生成的基本過程
1.?血管萌發:在外界環境的誘導下,血管內皮細胞被激活,誘導分化成為特定發芽(sprouting)結構——頂端伸出多簇偽足的內皮尖端細胞(tip cell),以及其后方起到支撐作用的內皮柄細胞(stalk cell)。
2. 血管延伸:在外界生長因子的誘導下,sprouting結構向前方探索生長。
3. 血管融合:當sprouting結構接觸到另一個sprouting結構或者成管血管時,sprouting結構發生融合,形成管腔,血液連通,新生血管形成。
4. 血管變化:一旦形成,成熟的血管可能會改變其形態和結構以適應環境。例如,某些部分可能需要增加靈活度,以便在控制血液流量時避免大氣壓力,同時其他部分可能需要增加強度和穩定性以支持負重。

Adams RH, Alitalo K.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7
血管生成與新生參與了許多疾病的發生、演變和進展,包括最常見和致命性的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炎癥及眼科疾病等,此外,肺臟疾病與血管生成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
肺臟疾病與血管生成
| 疾病類型 | 血管生成與病理過程 |
| 肺癌 | 血管生成促進腫瘤細胞增殖與播散 |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血管壁增厚,肺微血管再生以代償需求 |
| 肺纖維化 | 慢性進行性微血管重塑紊亂,病理性血管生成 |
| 肺動脈高壓 | 血管生成重塑導致動脈高壓 |
| 急性肺損傷 | 毛細血管增生,通透性增加,導致彌漫性肺泡水腫透明膜形成 |
?
體外通過膠原基質、促血管生成因子等建立體外培養系統誘導血管生成,擬合血管網絡形成和擬合血管早期發生。

2.5D血管內皮細胞成管實驗

3D血管內皮尖細胞體外誘導生成實驗
體內通過種植含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纖維素海綿(sponge)模擬體內真實血管發生,同時注射待檢測化合物,評價小鼠體內血管生成促進或抑制能力。

小鼠體內血管生成實驗
血管生成實驗服務內容
| 項目 | 報告周期 | 交付內容 |
| 2.5D成管實驗(ATCC-原代HUVEC) | 3-4周 | 圖片,內皮細胞形成網格數目定量 |
| 2.5D成管實驗(小鼠原代肺微血管內皮細胞) | 4-6周 | 圖片,內皮細胞形成網格數目定量 |
| 2.5D成管實驗(大鼠原代肺微血管內皮細胞) | 4-6周 | 圖片,內皮細胞形成網格數目定量 |
| 3D血管早期發生 | 8-10周 | 圖片,血管發生早期生成的數目 |
| 體內真實血管生成 | 10-12周 | 圖片,血紅素含量定量 |
?
和元優勢
10+年專業血管研究自研體系及教授級專家技術支持
HUVEC來源清晰、鑒定準確
原代血管內皮細胞培養體系穩定,延緩細胞衰老,顯著提高細胞培養周期
體外評估藥物作用經驗豐富
?

肺臟研究配套病毒工具“星”品
AAV-Lung X
靜脈注射,安全便捷? ??內皮特異,精準轉導

AAV-LungX尾靜脈注射肺臟轉導(5E+11vg/只,左:小動物活體成像結果;右:熒光結果)
AAV-Lung M3
更低劑量,高效轉導? ??強特異性,安全有效? ??ATII親嗜,精準靶向

AAV-LungM3氣管內注射感染肺部掃片結果
AAV-LungM3氣管注射靶向AT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