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組蛋白的表達純化中,通常會通過添加融合標簽(如MBP、His、GST)的方式來提高目標蛋白的可溶性并促進其正確折疊等。
-
MBP(Maltose Binding Protein)標簽:能顯著提高蛋白質的溶解性和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產(chǎn)量。
-
His(Histidine)標簽:廣泛用于通過固定化金屬親和層析(IMAC)純化重組蛋白。His標簽的優(yōu)勢有:標簽本身分子量小、對重組蛋白的功能和應用幾乎沒有影響,且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
-
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標簽:能夠增強融合蛋白的可溶性、促進表達,并且方便純化和后續(xù)實驗操作。通過GST標簽與固定化的谷胱甘肽親和作用,能夠高效地從表達體系中分離純化融合蛋白,并且有助于保持蛋白的生物活性和抗原性。
根據(jù)實際需求,某些融合標簽需要被去除。使用特定的蛋白酶精準、高效地去標簽對于獲得結構、功能“原汁原味”的目標蛋白至關重要。常用的蛋白酶如下表所示:
常見的用于融合標簽切除的蛋白酶對比

TEV蛋白酶(TEV Protease,目錄號:PE004)來源于煙草蝕紋病毒(Tobacco Etch Virus, TEV),具備很高的位點特異性,相比凝血酶、Factor Xa和腸激酶等蛋白酶,TEV酶對底物序列的識別更為精準,常用于從融合蛋白中去除標簽,如 GST、MBP、His 等。
TEV酶可特異性識別七肽序列:
Glu-Asn-Leu-Tyr-Phe-Gln-↓-Gly/Ser(ENLYFQ↓G/S)

TEV酶特異性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示意圖
產(chǎn)品亮點
-
專一性強,幾乎無非特異性切割,保證蛋白完整性。
-
反應溫和,適用于大多數(shù)蛋白;在 4–30°C 下均表現(xiàn)穩(wěn)定活性,適配更廣泛體系。
-
切割后,目的蛋白的N端僅保留一個額外的 Gly 或 Ser 殘基。
-
采用大腸桿菌表達,純度達99%;帶 His-tag,可通過 Ni-NTA 輕松去除酶殘留。
使用建議
1× TEV Reaction Buffer: 50 mM Tris-HCl, pH 8.0, 0.5mM EDTA, 1mM DTT
酶切反應條件:在pH為5.5-8.5和溫度為4℃-30℃都有活性,一般可選擇4℃過夜或30℃反應1小時。
數(shù)據(jù)展示
每個反應添加 15μg 融合蛋白和一定量的TEV蛋白酶。30℃經(jīng)過1小時反應后用15%的 SDS-PAGE膠檢測酶切效果。

產(chǎn)品信息
|
|
|
|
|
|
相關產(chǎn)品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