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原理
cDNA文庫是指生物某發育時期或不同組織的細胞所轉錄的全部mRNA經反轉錄形成的cDN**段,將該片段與某種載體連接而形成的克隆的集合。典cDNA文庫構建的基本原理是已Oligo(dT)作逆轉錄引物,或者用隨機引物,擴增出第一條cDNA鏈,以第一條cDNA為模板,擴增出反義鏈,然后給所合成的cDNA加上適當的連接接頭,連接到適當的載體中獲得文庫。cDNA文庫常用于:
(1)用于分離全長基因進而開展基因功能研究;
(2)篩選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表達;
(3)提供構建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的所用探針。
其基本步驟包括:(1)mRNA的獲得。(2)cDNA第一條鏈的合成。(3)cDNA第二條鏈的合成。(4)雙鏈cDNA的修飾。(5)雙鏈cDNA的分子克隆。
實驗材料
mRNA模板,DTT,蒸餾水,dNTP,EDTA,SDS,乙醇,聚合酶,瓊脂糖,DNA聚合酶,T4 DNA連接酶等
離心機,PCR儀,電泳儀,制冰機,移液器等
?
實驗過程
一、反轉錄酶催化cDNA第一鏈
1、按照下面的表格配制反轉錄體系
| Poly(A)+RNA(1ug/ul | 10ul |
| Oligo(dT) | 1ul |
| 1mol/L Tris-HCl(pH8.0) | 2.5ul |
| 1mol/L KCl | 3.5ul |
| 250 mmol/L MgCl2 | 2ul |
| dNTP(每種各5mmol/L) | 10ul |
| 0.1mmol/L DTT | 2ul |
| ddH2O | 補至48ul |
表格中的各成分須在冰上預冷,并在冰上進行配制
2、反應體系配制成功以后,吸取2.5ul轉移到新的EP管中,并加入0.1ul[α-32P]dCTP(400 Ci/mmol, 10mCi/ml)。將配制好的反應體系放入PCR儀中,37℃孵育1h。
3、孵育結束后,立即向小反應管中加入1ul 0.25mmol/L EDTA,然后將反應管轉移到冰上,大反應管則70℃孵育10min后轉移到冰上。
4、測定小反應管中的總活度和可被TCA沉淀的放射性活度。按照下面的公式計算cDNA第一鏈的合成量。
[摻入的活度值(cpm)/總活度值]×66(μg)=合成的 cDNA 第一鏈(μg)
二、cDNA第二鏈的合成
1、將下表中的成分依次加入步驟一的大規模反應管中
| 10 mmol/L MgCl2 | 70ul |
| 2 mol/L Tris-HCl(pH7.4) | 5ul |
| 10 mCi/ml[α- 32 P] dCTP(400 Ci/mmol) | 10ul |
| 1 mol/L (NH4)2SO4 | 1.5ul |
| RNase H (1000 單位/ml) | 1ul |
| 大腸桿菌 DNA 聚合酶 I (10 000 單位/ml) | 4.5ul |
輕柔震蕩以后,放入PCR儀中,16℃孵育2-4h。
2、孵育結束后,加入下表中的成分,室溫孵育15min。
| β-NAD (50 mmol/L) | 1ul |
| 大腸桿菌 DNA 連接酶(1000~4000 單位/ml) | 1ul |
?
3、然后向反應體系中加入1ul dNTP,2ul T4噬菌體DNA聚合酶,混合均勻后室溫下孵育15min。
4、取出3ul測定第二鏈合成產物中可被TCA沉淀的放射性活度,然后計算cDNA第二鏈的合成量。
[第二鏈反應中所摻入的活度值(cpm)/總活度值(cpm)]*(66μg -xμg)=cDNA 第二鏈合成量/μg
5、向上訴反應體系中加入5ul 0.5mol/L EDTA(pH8.0)終止反應,然后用酚氯仿進行抽提,在0.3mol/L(pH5.2)乙酸鈉的存在下,用預冷的無水乙醇沉淀DNA,后用90ulTE溶解。
6、向DNA溶液中加入10ul 10X T4多核苷酸激酶緩沖液和1ul的T4多核苷酸激酶,室溫下孵育15min進行磷酸化。
7、用等體積的酚氯仿對磷酸化后的cDNA進行抽提純化。
8、用Sephadex G-50進行柱層析把cDNA和為摻入的dNTP分開
9、加入0.1倍體積的3mol/L乙酸鈉(pH5.2)和2倍體積預冷的無水乙醇,沉淀經柱層析洗脫下來的cDNA,冰上冰浴15-30min后,在冷凍離心機中已大轉速離心15min,沉淀DNA。用預冷的70%乙醇再次洗滌DNA沉淀,室溫晾干后加入80ulTE溶解。
三、連接接頭
1、cDNA樣品在68℃中加熱5min,然后將cDNA樣品冷卻至37℃,加入10ul 5X T4噬菌體DNA聚合酶修復緩沖液和5uldNTP溶液,后加水補至50ul。37℃孵育15min。
2、加入1ul 0.5mol/L EDTA(pH8.0)終止反應。然后用酚氯仿進行抽提。
3、用Sephadex G-50進行柱層析把cDNA和為摻入的dNTP分開。
4、加入0.1倍體積的3mol/L乙酸鈉(pH5.2)和2倍體積預冷的無水乙醇,沉淀經柱層析洗脫下來的cDNA,冰上冰浴15-30min后,在冷凍離心機中已大轉速離心15min,沉淀DNA。用預冷的70%乙醇再次洗滌DNA沉淀,室溫晾干后加入13μl的10mmol/L Tris-HCl(pH8.0)溶解。
5、將下列成分加入到已削成平末端的DNA中
| 10×T4 噬菌體DNA聚合酶修復緩沖液 | 2ul |
| 800~1000ng 的磷酸化接頭 | 2ul |
| T4 噬菌體DNA連接酶(105 Weiss 單位/ml) | 1ul |
| 10 mmol/L ATP | 2ul |
混勻后,16℃孵育12h
5、取反應液中0.5ul放入4℃冰箱中備用,其余反應液于68℃加熱15min已終止連接反應。
6、Sepharose CL-4B 凝膠過濾法分離 cDNA
1) 把一層薄棉推進 1ml 滅菌吸管端部,用無菌剪刀剪去露在吸管外的棉花,用濾過的壓縮空氣將余下的棉拭子吹至吸管狹窄端。
2) 將一段無菌的聚氯乙烯軟管與吸管窄端相連,將吸管寬端浸于含有0.1 mol/L NaCl 的TE(pH7.6)溶液中。將聚氯乙烯管不與連于真空裝置的錐瓶相接。輕緩抽吸,直至吸管內充滿緩沖液,用止血鉗關閉軟管。
3) 在吸管寬端接一段乙烯泡沫管,讓糊狀物靜置數分鐘,放開止血鉗,當緩沖液從吸管滴落時,即形成層析柱。
4) 將3-5倍柱床體積的含 0.1 mol/L 氯化鈉的 TE(pH7.6)洗滌柱子。
5) 用巴斯德吸管吸去柱中 Sepharose CL-4B 上層的液體,將 cDNA 加到柱上,放開止血鉗,使 cDNA 進入凝膠。然后用 50μl TE(pH7.6)洗滌盛裝 cDNA 的EP管,將洗液亦加于柱上。用含 0.1 mol/L NaCl 的 TE(pH7.6)充滿泡沫管。
6) 監測 cDNA 流經柱子的進程。放射性 cDNA 流到柱長2/3位置時,開始用EP管收集,每2滴收集一管,直至將所有放射性洗脫出柱為止。
7) 用切侖科夫計數器測量每管的放射性活性。
8) 從每一管中取出一小份,以末端標記的已知大小(0.2kb-5kb)的 DNA 片斷作標準參照物,通過 1%瓊脂凝膠電泳進行分析,將各管余下部分貯存于-20℃,直至獲得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放射自顯影片。
9) 電泳后將凝膠移至濾紙上,蓋上一張 Saran 包裝膜,并在凝膠干燥器上干燥。干燥過程前 20min 至 30min 于 50℃加熱,然后停止加熱,在真空狀態繼續干燥1-2h。
10) 置-70℃加增感屏對干燥的凝膠繼續 X 射線曝光。
11)在cDNA的收集管中,加入 0.1 倍體積的 3mol/L 乙酸鈉(pH5.2)和2倍體積預冷的乙醇。于4℃放置至少15min使cDNA沉淀,用冷凍離心機于4℃以大轉速離心 15min,以回收沉淀的 cDNA。
12) 將 DNA 溶于總體積為 20μl 的 10 mmol/L Tris-HCl(pH7.6)中。
13) 測定每一小份放射性活度。算出選定的組分中所得到的總放射性活度值。計算可用于連接的 DNA 總量。
[選定組分的總活度值(cpm)/摻入到第二鏈的活度值(cpm)]*2xμg cDNA 第二鏈合成量=可用于連接的 cDNA
四、連接
根據實驗需要將獲得的cDNA連接到所需要的載體上,此處對連接過程不再多做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