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又稱為抗菌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臨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養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的分類
1.氨基糖甙類藥物
是用于治療嚴重細菌感染的一類抗生素,如由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綠膿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
氨基糖甙類藥物包括:
Amikacin、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普拉唑霉素、鏈霉素、妥布霉素。
2.碳青霉烯類
是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一個亞類(具有 β-內酰胺環化學結構的抗生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還包括頭孢菌素、單環 β-內酰胺類,和青霉素類。
碳青霉烯類是廣譜抗生素。也就是說,它們對許多類型的細菌有效,包括對許多其他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
碳青霉烯類包括:厄他培南、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泰比培南。
3.頭孢菌素類是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一個亞類(具有 β-內酰胺環化學結構的抗生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還包括碳青霉烯類、單環 β-內酰胺類,和青霉素。
4.氟喹諾酮類
是一類用于治療各種感染的廣譜抗生素。
氟喹諾酮類包括:
環丙沙星、德拉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
5.糖肽類和脂糖肽類
是一類用于治療革蘭氏陽性菌引起的復雜性和/或嚴重感染的抗生素。
糖肽類和脂糖肽類包括以下幾種:
達巴萬星、奧利萬星、替考拉寧、替拉凡星、萬古霉素。
6.大環內酯類
是一類抗生素,常用于治療對青霉素過敏的人群的感染。
大環內酯類包括如下藥物: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非達霉素。
7.單環β-內酰胺類(氨曲南)
氨曲南是唯一的單環β-內酰胺類抗生素,它是 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β-內酰胺環化學結構的抗生素)的一個亞類。β-內酰胺類抗生素還包括碳青霉烯類、頭孢菌素類,和青霉素。
8.惡唑烷酮類
是用于治療嚴重感染的一類抗生素,通常在其他抗生素無效之后使用。
惡唑烷酮類包括如下藥物:
利奈唑胺、泰地唑利
9.青霉素類
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β-內酰胺環化學結構的抗生素)的一個亞類。碳青霉烯類、頭孢菌素類,和單環β-內酰胺類也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
青霉素類被用于治療革蘭氏陽性菌(如鏈球菌感染)和某些革蘭氏陰性菌(如腦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感染。
青霉素類包括如下藥物:
阿莫西林、Ampicillin、Carbenicillin、雙氯西林、萘夫西林、奧沙西林、青霉素G、Penicillin V。
10.多肽
是一類用于治療多種類型感染的抗生素。
多肽包括如下藥物:
Bacitracin、黏菌素(多黏菌素 E 甲磺酸、黏菌素、多黏菌素 E)、多黏菌素 B。
11.利福霉素類
是通過抑制細菌產生遺傳物質來起作用的抗生素。細菌因而死亡。
利福霉素類包括如下藥物:
利福布丁、利福平(仙道倫)、利福噴汀、利福昔明。
12.磺胺類藥物
是一類對許多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有效的抗生素。一些磺胺類藥物直接用于皮膚(局部)治療燒傷以及皮膚、陰道和眼睛感染。
磺胺類包括如下藥物:
Mafenide、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多辛、磺胺甲二唑、磺胺甲噁唑(與甲氧芐啶聯合)磺胺、硫氮磺胺吡啶、磺胺異惡唑。
13.鏈霉殺陽菌素
(如奎奴普丁和達福普汀)
14.四環素類
是一種用于治療許多不同細菌感染的抗生素。
四環素類包括如下藥物:
強力霉素、依拉環素、米諾環素、奧馬環素、四環素。
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抗生素有多種作用機制,包括:
1.抑制細胞壁合成
2.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
3.干擾蛋白質合成、核酸代謝以及其他代謝過程(如,葉酸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