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牙周炎呢?
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
牙周炎主要分為慢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壞死性牙周病。
在臨床上則表現出: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
2. 復制牙周炎模型
牙周炎病因學研究顯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因素構成牙周炎的發生。
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口腔衛生、牙結石、食物嵌塞等,它促使牙菌斑積聚,細菌侵襲。
內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缺陷、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它與外源性因素共同參與發病過程。因此,牙周炎的動物模型也要圍繞內、外源因素進行復制。
根據研究的具體內容增減致病因素。單純局部結扎、接種致病微生物、高糖黏性飼料喂飼、改變免疫狀態、擾亂內分泌以及多種因素聯合作用均能構建出相應的牙周病動物模型。
3. 大小動物口腔局部解剖學基礎
上下頜各有2個門齒和6個白齒,齒式為2(I1/1, Co /0, PO /0,M3/3)=16。
無乳齒、無犬齒,門齒終生不斷地生長,常啃咬物品磨損門齒以維持長短的恒定。

下頜骨內面觀
4. 造模方法
選取適齡大、小鼠,麻醉后仰臥固定在手術臺上,用牽引器固定上下門齒,使其保持張口狀態。用絲線或正畸鋼絲線穿過第一、第二磨牙間隙和第二、第三磨牙間隙,將其盡可能向齦溝底部放置,結扎第二磨牙。可根據造模需求,調整實驗方案,配合注射LPS。

5. 模型特點
本模型具備價格低廉、手術操作方便以及實驗可重復性高等優點。除了上門牙終身不斷生長外,大鼠在口腔生理、病理結構等方面與人類有很多相似之處。其磨牙的牙周組織結構與人類十分相似(牙周組織存在牙齦上皮、結合上皮、牙周膜纖維以及牙槽骨、牙骨質等結構))。
大鼠口腔菌斑的形成、牙周炎時牙周組織的病理學變化也和人類的牙周炎病損相似。
另外,結扎絲線放于齦下,除了起到“菌斑滯留器”的作用之外,還可造成牙齦區的機械損傷,牙周組織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宿主與菌斑之間的交互作用增強,有利于縮短病變模型形成的時間。
6. 保護牙齒小方法
(1)飲食保健
宜多食新鮮蔬菜和瓜果,保持大便通暢。忌食油炸滋膩、煙酒、海腥等刺激性食品。
(2)預防護理
①保持口腔清潔:口腔內有20多種細菌。在清潔牙面后1~6小時就會形成新的菌斑,導致牙病發生。②注意口腔鍛煉:要經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充分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沖刷污物,有利于牙齒自潔,并能強健牙周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