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xin V是一種高效的蛋白質(zhì),廣泛應用于細胞生物學研究。它具有高親和力,能夠特異性地結合到外翻的磷脂酰絲氨酸(PS)上,這一現(xiàn)象在細胞凋亡早期階段尤為明顯。因此,Annexin V已成為檢測細胞凋亡的標準工具。
一、主要應用領域
基礎細胞生物學研究:
研究各種刺激(如生長因子剝奪、DNA 損傷劑、化療藥物、輻射、氧化應激、感染因子等)誘導的細胞凋亡機制。
研究抗凋亡和促凋亡信號通路(如 Bcl-2 家族、caspases、死亡受體通路等)。
驗證基因過表達或敲除/敲低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腫瘤學研究與癌癥治療:
評估化療藥物、放療、靶向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的療效和機制: 檢測這些治療是否能有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研究腫瘤細胞對治療的耐藥性: 比較耐藥株和敏感株的凋亡水平差異。
篩選促凋亡或抗凋亡化合物: 用于藥物發(fā)現(xiàn)。
免疫學:
研究免疫細胞(如 T 細胞、B 細胞)的活化誘導細胞死亡。
研究免疫耐受中的細胞凋亡。
評估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對免疫細胞存活的影響。
神經(jīng)科學:
研究神經(jīng)退行性疾?。ㄈ绨柎暮D ⑴两鹕?、中風等)中的神經(jīng)元凋亡。
評估神經(jīng)保護藥物的效果。
心血管研究:
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心力衰竭等過程中的心肌細胞凋亡。
發(fā)育生物學:
研究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程序性細胞死亡的作用。
干細胞研究:
評估干細胞在培養(yǎng)、分化和移植過程中的存活率和凋亡情況。
臨床前藥物開發(fā): 在體外和體內(nèi)模型(如移植瘤模型)中評估候選藥物的凋亡誘導活性是藥物篩選和藥效評價的關鍵步驟。
二、重要注意事項
必須與膜完整性染料聯(lián)用: 單獨使用 Annexin V 無法區(qū)分早期凋亡和壞死/晚期凋亡,必須與 PI、7-AAD 或 DAPI 等膜不通透性核酸染料聯(lián)合使用。
鈣離子依賴性: Annexin V 的結合需要鈣離子,實驗緩沖液中必須包含足夠的 Ca²?(通常 2-5 mM)。
避免過度處理: 樣本處理(如胰酶消化貼壁細胞、洗滌、離心)可能人為造成細胞損傷或磷脂酰絲氨酸暴露,導致假陽性。操作需輕柔迅速,并設置嚴格的對照(如僅加緩沖液、僅加染料)。
時間點選擇: 凋亡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選擇合適的時間點檢測至關重要。
壞死干擾: 如果樣本中壞死細胞比例很高,可能會干擾對早期凋亡的準確判斷。
固定影響: 甲醛等固定劑會破壞細胞膜通透性,導致所有細胞都被 PI 染色,并可能影響 Annexin V 的結合。通常建議在活細胞狀態(tài)下進行染色和分析。如需固定,需采用特殊方法或試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