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模型評價抗炎作用—細菌性炎癥
產品名稱: 斑馬魚模型評價抗炎作用—細菌性炎癥
英文名稱: zebrafish experiments
產品編號:
產品價格: 0
產品產地: null
品牌商標: null
更新時間: 2024-06-04T15:23:07
使用范圍: null
- 聯系人 : 成經理
- 地址 : 杭州市濱江區江陵路88號5幢2樓A區
- 郵編 : 310051
- 所在區域 : 浙江
- 電話 : 173****1293 點擊查看
- 傳真 : 點擊查看
- 郵箱 : info@zhunter.com
- 二維碼 : 點擊查看
【評價原理】
炎癥是免疫系統對組織損傷和感染的一種反應,主要特點就是白細胞(粒細胞、巨噬細胞)會聚集在感染組織周圍。斑馬魚的免疫系統非常類似于哺乳動物。創傷發生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對創傷性炎癥幾乎同時作出應答,中性粒細胞遷移速度快,先募集到損傷部位處,隨后巨噬細胞才到達。數小時后,炎癥開始消退,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離開損傷部位。內毒素(LPS)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組成成分,我們將其注射到斑馬魚卵黃囊,誘導炎癥介質的產生。斑馬魚的中性粒細胞發生免疫應答,聚集在卵黃囊。
采用轉基因中性粒細胞熒光魚(呈綠色),可在熒光顯微鏡在觀察到斑馬魚卵黃囊的中性粒細胞比正常斑馬魚明顯增多。
【實驗方案】
我們將受測試斑馬魚分成三組,分別是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和服用抗炎組。其中正常對照組未注射LPS,模型對照組和抗炎組均注射LPS(LPS通過注射到卵黃囊的方式攝入到斑馬魚體內)。抗炎藥組在注射LPS之前攝入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布洛芬和雙氯芬酸之類的抗炎藥。
服用一段時間抗炎藥后,我們觀察斑馬魚卵黃囊內中性粒細胞數量,并通過Q-PCR檢測TNF-α、COX-2、IL-1β、IL-6和IL-10炎癥相關因子的表達。
【結果展示】

圖1. 斑馬魚卵黃囊內中性粒細胞表型圖
黃色虛線區域為卵黃囊,綠色顆粒為中性粒細胞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抗炎藥組卵黃囊內中性粒細胞比模型對照組明顯,未出現中性粒細胞大量募集情況。
以IL-6、IL-10基因為例,提供柱狀圖。

圖2. 斑馬魚IL-6基因相對表達量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 < 0.01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抗炎藥組斑馬魚與模型對照組比較,IL-6基因表達明顯下調。

圖3. 斑馬魚IL-10基因相對表達量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 < 0.001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抗炎藥組斑馬魚與模型對照組比較,IL-10基因表達明顯下調。
【評價結論】
1.經過每組30尾斑馬魚的對比實驗,服用/注射抗炎藥組卵黃囊內中性粒細胞數量比正常對照組略多,未出現模型對照組中性粒細胞募集情況,且TNF-α、COX-2、IL-1β、IL-6和IL-10炎癥因子明顯下調。
2.本實驗證實了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布洛芬和雙氯芬酸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且抑制TNF-α、COX-2、IL-1β、IL-6和IL-10炎癥相關因子的表達。
?
更多詳情,請撥電話咨詢 0571-83782130,項目經理手機 17364531293
